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研工作 >> 教研动态 >> 正文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形式开展“党史”学习教育活动
发布时间:2021-05-14    阅读:
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,开展党史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。在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课程教学中,邓海霞老师把“党史”学习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,精心设计教学内容,创新多种教学方式。

红色故事进课堂。这是每次大课设计的课前特别栏目,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英雄事迹,感受红色精神。有时候以红色家书的方式,有时候以角色扮演的方式,有时候以课堂互动的方式,有时候以红歌传唱的方式,同学们和缪伯英、何孟雄、陈铁军、周文雍、陈觉、赵云霄等英雄人物有了隔空的亲切交流。

邓海霞分享党史故事

 

同上“四史”线上课。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关于组织全国大学生“同上‘四史’思政大课”的通知,课堂采取视频回放和现场讨论的方式,师生一起回顾党一百年以来经历的风风雨雨,进一步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中国力量,什么是中国精神,什么是初心和使命。

师生一起观看线上党史课

 

经典文献进课堂。邓海霞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,根据教学内容,适时穿插经典文献,如讲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候,带领大家朗读《共产党宣言》片段,导学文献主要精神,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。讲解五四运动、党的成立、红军长征、抗日战争的时候,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课堂教学,加深理解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。讲解革命新道路的时候,有机融入毛泽东诗词以及毛泽东选集的经典文章,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,感受毛泽东的伟大。

邓海霞导学《共产党宣言》

 

英雄人物进项目。教学设计上,邓海霞以时间为线索,历史事件为经线,历史人物为纬线,采取大课研讨和小课实践相结合的方式。大课以问题链方式重点讨论历史事件,小课以小组项目完成对历史人物的研讨学习,经纬交织,拓宽学生的视野,提升学生分析重大历史问题和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,同时,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,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,用课堂所学内容指导社会实践活动,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,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小组同学现场朗诵《五月》

杨洋同学主讲历史人物李大钊

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“四史”教育,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、思想认同、情感认同,做到“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 学史力行”,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。思政课教师要结合课程着力讲好党的故事、革命的故事、英雄的故事,深挖红色资源,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,切实提高育人成效。

 

供稿:杨洋

责编:邓海霞

2021年5月14日


成都校区(东区):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龙港路399号 / 成都校区(西区):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航天路29号

绵阳校区: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兴西街2号 / 德阳校区: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99号

版权所有: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© 2002-2025

川公网安备 51079002110064号
蜀ICP备06016397号